济南三中武文慧:我的备赛之路,写满了成长的批注 |
回首参加济南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赛场上的从容淡定,我想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全方位的历练与成长。参赛准备过程,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确定将要参加市级比赛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鼎力支持,并亲自参与磨课,进行“靶向指导”。教学管理部不仅帮助组建“顶配”智囊团,更是从统筹安排到细节提醒,始终跟进。正高级教师陈爱军携手深耕高中政治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冯毛毛、郭效珍悉心指导,让我瞬间有了“背靠大山”的安心。从课题确定到结构打磨,再到教学详稿的逐字雕琢,两校区教研组进行专题研讨打磨,我从中深切体会到团队的凝聚力与温暖,这份力量也成为支撑我自信前行的重要基石。 在团队赋能的基础上,我也深知个人的深度投入才是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备赛期间,我进入了“闭关修炼”状态,将团队的每一次建议都作为反思与提升的契机。我用“五加二、白加黑”的节奏,对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进行精细化雕琢,反复推敲核心问题的表述是否精准,不断筛选和优化教学案例以确保其典型性与时代感,精心设计板书以构建清晰的知识图谱,对每一页PPT的动画逻辑和呈现时机都精益求精。我还把自己试讲的全程录下来,反复观看,找出语言赘余、节奏不当之处。这个过程虽充满挑战,却让我不仅深刻吃透了教材,更能将理念精准转化为课堂实践,从而完成了教学能力的一次关键性跨越。 这次参赛经历,不仅是一次教学能力的展示,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它让我经历了专业的淬炼,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更明晰了未来努力的方向。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财富,在平凡的讲台上继续深耕,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高中政治教师。 (供稿:市南教学管理部 初审:武文慧 复审:李颖新 终身:姜明 编辑:张迪 张乐 核发:张迪)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