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共筑星河!高三(1)班成长记 |
教育是一场精耕细作,而每个学生都是有着无限潜力的种子。高三1班这个蝉联校级优秀班集体,并荣获山东省优秀班集体荣誉的团队,在班主任寇禹老师的引领下,用三年时光书写了“集体共振”的成长故事。从晨光熹微中的琅琅书声,到暮色四合时的伏案疾书,从班训里的精神共鸣,到实践中的荣誉积淀,他们以“成己达人,知行合一”为锚点,四十余颗星辰在相互照耀中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 晨曦中的自律:让努力成为青春底色 清晨,教学楼走廊尽头的灯光勾勒出晨读的剪影,高三(1)班的教室里响亮的背书声,是他们对时光的致敬。“结硬寨,打呆仗”是寇禹老师教给同学们的学习哲学——拒绝投机取巧,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构筑知识的堡垒。课后围住老师问问题的三五身影、教室后板报上密密麻麻的目标便签、人均每日10页的笔记量,构成了这个班级的日常图景。全市联考中全员上线的成绩背后,是他们用“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刻下的成长刻度,早自习前的单词听写、午休时的错题复盘、晚自习后的互助答疑,“内驱力”成为班级学风最鲜明的注脚。 淬炼中的共振:让团结成为成长密码 备考征程从不是单枪匹马的战场,当黑板上的倒计时逼近百日,教室里的周记本成了最温暖的树洞。有人写下数学压轴题攻克后的喜悦,有人记录焦虑时同桌递来的薄荷糖,更多的是“今天帮小李讲懂了物理实验题”的微小感动。集体就像精准运转的钟表,每个人都是关键齿轮,语文课代表牵头举办 “诗词飞花令”,让教室飘满墨香;数学课代表组建 “难题攻坚小组”,课间总围满热烈讨论的身影;班委化身 “活力担当”,用趣味小游戏为大家驱散疲惫,让紧绷的备考时光也充满欢笑。寇禹老师常说:“优秀不是天赋的独奏,而是努力的和声,不让一个人掉队是我们对彼此的承诺。” 星河里的光芒:让多元成为集体勋章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高三(1)班始终相信“全面发展”的力量。班会上,既有“高考论坛——学习经验分享会”,也有原创诗歌大赛的星光熠熠;运动会上,有人在跑道上冲刺,有人在看台上绘制加油海报。包容多元的氛围,孕育出累累硕果:7人斩获市级奖学金,5人次获评省市优秀学生,白名单竞赛中二十余人次获奖,更在艺术节、运动会、辩论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正如班训所言,“成己”是打磨个人锋芒,“达人”是照亮他人之路,个体的光芒便在集体中折射出更璀璨的光谱。 时光里的答案:让教育回归生命本真 在这个快速奔跑的时代,高三(1)班用三年时光回答了一个关于“优秀”的命题。真正的优秀,是让每个灵魂在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他们也曾因模考失利抱头痛哭,却在班会上擦干眼泪重整旗鼓;曾为一道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在放学后结伴去操场看晚霞;曾在周记里写下“考砸了好怕辜负父母”,却在老师的评语里读到“你努力的样子已经让我骄傲”。也许四十多个梦想将从济南三中高三(1)班这个起点出发,去向全国不同的城市与专业,但不变的将是笔记本扉页上共同的誓言:“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真谛,不是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而是让每颗星星都成为光源,在相互辉映中照亮彼此的天空。 站在毕业的节点回望,教室后墙的“梦想地图”依然色彩斑斓。那些清晨的朗朗书声、深夜的解题灯光、运动会上的呐喊、班会课的泪水与笑声,早已熔铸成最珍贵的集体记忆。高三(1)班用行动证明:所谓优秀班集体,从来不是少数人的闪耀,而是一群人带着各自的光芒,在岁月的长河里,共同织就一片璀璨的星河。 (供稿:领秀教育管理部 领秀高三学部 初审:寇禹 复审:李明 终审:姜明 编辑:张迪 张乐 核发:张迪)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