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班级动态

来自“历史”的光亮

韩愈曾经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每当读到《师说》,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人的身影。她,是一位教育经验及人生阅历都十分丰富的老师,风趣、健谈是她的“代名词”。她,就是我们的历史老师——周晓芬老师。

在与她相遇之前,我一直对历史学科兴味索然,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人物、事件、遗迹,离我是那么遥远而朦胧。而自从与她相遇,我好似在那一片迷雾中寻到一丝光亮。

重燃对历史的兴趣,大概是因为她有趣的课堂和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在她的课堂上,有别于死板地讲述一个事件的时间、内容和影响,而更多侧重于对一个时代的剖析与理解。在她的话语中,我看见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我看见了一桩桩事件的两面性。我身临百家争鸣,与孔子辩“仁”,听老庄讲学;我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看人文主义的光亮冉冉升起。我明白秦始皇虽然背负了几千年“暴君”的骂名,但他客观上又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但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却又使美洲人民被残忍杀害……在周老师的指引下,我仿佛触碰到历史的心脏。她的课堂,不只有书本上的内容,还让我看见了整个历史的画卷。她鼓励我们去学习,去探索,让历史回归历史。

课下,不管哪个学生问问题,她都会十分耐心地解答并告诉ta解题的关键。每次发到自己的作业,都会看见她精心的红笔批注,那个大大的“优+”。

正是因为遇到了亦师亦友的她,我的历史成绩也不断提高。正是因为有了学识渊博的她,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许一个好的老师,就能成为开启我们对某一学科求知欲的钥匙,这时才知,对一个学科的爱,始于良师!

(撰稿:高二7班张桢墨  摄影:高二7班马翊昽 编辑:张迪 张乐 审阅:姜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