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孩子被尊重的需要 发布时间:2025-03-20 16:22:38 |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会给我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让对方能敞开心扉,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也可以让倾听的人能够完整把握、体验诉说的一方内心世界。 尊重可以让对方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被理解的、被接纳的,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 孩子很渴望被尊重,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有能力、有希望、表现好、有价值,渴望有着同家长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利。 尽管年龄小,但也会以不同年龄段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观察,并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得到家长的重视。 每个人都有改变自我的潜能,当感受到了被尊重,这种潜能或许会变成无穷的力量,让孩子超越自我。 尊重是接纳 接纳就是意识到他是他,我是我,不要把他变成我,不试图改变对方。 既接纳和自己相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和自己完全不同一面;既接纳自己喜欢、赞同的一面,也要接纳自己厌恶、反对的一面;既接纳对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要接纳其认知、行为、情绪、个性等。 总之,尊重就是接纳对方的一切,而且是无条件的接纳对方的全部。 家庭和学校需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孩子参与家政管理的机会。 遇到棘手问题,一家人坐下来讨论,让孩子畅所欲言,对孩子正确的建议及时给予肯定和采纳,对孩子片面的想法也不简单的否定,而要循循善诱,把孩子引到正确的观点上来。 这样,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不遗余力地去做好事情。 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多一点表现的机会,不仅增长孩子的才干,也有利于孩子将来踏入社会做事为人。 尊重是平等 平等体现在双方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的平等,尽管现实中亲子、师生信息不对等,但人格平等。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