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板块>>主题活动

2021年国家宪法日暨济南三中成人礼主题教育活动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12-31 15:19:35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全国中学生18 岁成人仪式规范( 试行) >的通知》(中青发﹝2018﹞7 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的通知》(教政法厅函)﹝2020﹞6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成人仪式是面向中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是增强中学生团员先进性的重要载体。举办成人仪式旨在抓住中学生从未成年向成年转变培养品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国家观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公民意识、宪法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 从内心深处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基本原则

1. 注重政治性。以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为核心, 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四个意识”, 增强“四个自信”, 勇于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

2. 注重教育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学生品格培育为中心, 将教育目的贯穿仪式始终,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成人仪式,更深刻地理解作为成年公民应当自尊自立自强, 担当起对家庭、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应有的责任, 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3. 注重规范性。履行规定的基本程序,注重体现过程的庄重严肃, 把仪式感转化为感动人、激励人、鼓舞人的精神力量, 给学生留下难忘回忆和思想印记。

4. 注重创新性。在规定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特色与实际进行充实和创新, 使活动更好地体现个性化、提升有效性。

三、参与主体

高三年级的全体学生。邀请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共同参与。

四、活动时间

2021年11月25日(市南26日 )下午13:30(暂定)

五、活动地点

领秀校区(大操场)

市南校区(升旗广场—教学楼大厅—风帆广场—大操场)

六、仪式流程

1. 奏唱国歌;

2. 校长致辞;

3. 班主任授赐字文书、学生回礼;

4. 参礼学生迈过成人门;

5. 领导班子成员为参加学生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学生代表发言并集体宣誓;

7. 学生集体宣布成人仪式结束。

七、誓词内容

领誓人(学生会主席) : 请宣誓人举起右手。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将遵守宪法和法律,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弘扬社会道德,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青年, 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宣誓人: xxx。”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2021年11月9日

 

 

 

 

 2021年济南三中成人礼活动调度表

部门

职责

负责人

团委

制定活动方案、议程、发言稿、指挥整个活动流程

陈侠、张迪

高三学部

1.负责高三老师到位集合

2.负责集合学生

3.安排两位老师负责引入场地,注意控制节奏

4.安排两位老师负责引导领到宪法的同学站队集合

5.班主任到位

6.任课教师成一列站于成人门前至赐字台下,给学生鼓励,观礼。

北校区:李明

 

南校区:李颖新

后勤保障部

负责会场布置:红地毯、挂横幅、气球(帮忙粘贴,装饰成人门)

北校区:李仙刚

 

南校区:刘付滨

信息网络中心

负责音乐、话筒、

航拍、录像

注意:赐字和过门处每个学生都有一张照片。

北校区:刘晓阳

南校区:索华锋

办公室

领导到位

张新玲

李娟

 

感谢各位领导大力支持!

 

 

 

 

 

 

赐字文书涵盖内容:

 

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旧时青年跨入成年阶段时举行的仪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笈礼。礼成后,青年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古人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

现在,成人礼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同样,这便是国家真正意义上赋予你——人民的权利。

 

女生写: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女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子。 赐字寓意:

 

男生写: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   甫。 赐字寓意:

 

已冠/笈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关于赐字文书的由来及取字方法,请扫描二维码查询。

 

 

赐字文书:

【赐字的文书写着笄者的字,字的含义,以及对笄者未来人生的美好祝愿。笄者的字由父母所取】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

1.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2.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3.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由此可见,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晚辈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旧时青年跨入成年阶段时举行的仪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笈礼。礼成后,青年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古人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

现在,成人礼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同样,这便是国家真正意义上赋予你——人民的权利。

在这条通往成人之路上,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值此之际,接过家国之责任,写下《与亲书》:

 

 

 

 

 

 

 

 

 

 

在18岁成人之际,面对国旗,请庄严宣誓:  

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