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1856~1939)Freud,Sigmund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 的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在求学时看到J.布罗伊尔医生用催眠法治疗癔病。又于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深信神经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他曾用催眠治病,后创始用精神分析疗法。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1897年,他对自己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提出了恋母情结,即仇父恋母的情绪倾向。弗洛伊德的"性"是广义的,他以为身体上的敏感部分都属于性觉区。著有《梦的释义》、《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6个子女。其中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而他的孙子卢西恩·弗洛伊德是著名的表现派画家。
学术影响:弗洛伊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经典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释》 (1900)
《性欲三论》 (1905)
《论无意识》 (1915)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